新闻中心
PRESS CENTENR广汇体育馆,这座坐落在我国某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,不仅见证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,更是成为了一座闪耀城市之光的文化地标。本文将从广汇体育馆的地理位置、建筑特色、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阐述,以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座充满魅力的体育馆。
一、地理位置
广汇体育馆位于我国某城市中心,紧邻繁华的商业区、住宅区和教育区,地理位置优越。周边交通便利,多条公交线路及地铁线路交汇于此,使得体育馆成为了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二、建筑特色
广汇体育馆是一座集现代感、艺术感、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建筑。其设计理念源于自然,建筑造型简洁流畅,寓意着健康、活力与和谐。以下是广汇体育馆的几个显著特点:
1. 大跨度钢结构:广汇体育馆采用了大跨度钢结构,跨度达100米,在国内同类体育馆中处于领先地位。这一设计不仅保证了体育馆的空间开阔,还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。
2. 绿色环保:体育馆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绿色环保理念,采用了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,降低了能耗,实现了可持续发展。
3. 空间布局合理:广汇体育馆内部空间布局合理,分为观众席、比赛场、训练场、办公区等多个功能区,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。
三、功能用途
广汇体育馆是一座多功能体育建筑,具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、文艺演出、商业活动等多种功能。以下是广汇体育馆的主要用途:
1. 体育赛事:广汇体育馆可举办篮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体育项目的比赛,是国内重要的体育赛事举办地之一。
2. 文艺演出:体育馆内部设有大舞台,可举办各类文艺演出,如演唱会、戏剧、舞蹈等,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3. 商业活动:广汇体育馆还定期举办各类商业活动,如车展、时装秀、展览等,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。
四、社会影响
广汇体育馆自投入使用以来,在提高城市形象、推动体育事业发展、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以下是广汇体育馆的社会影响:
1. 提升城市形象:广汇体育馆作为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,成为了一张城市名片,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2. 推动体育事业发展:广汇体育馆为各类体育赛事提供了场地保障,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。
3.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:广汇体育馆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广汇体育馆作为一座闪耀城市之光的文化地标,承载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,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广汇体育馆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,为我国体育事业和文化建设贡献力量。
新疆广汇男篮主场在乌鲁木齐市红山体育馆。
红山体育中心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2002年投入8600万元建造而成,顶部外观设计为盛开的雪莲,下部状如飞碟,外墙采用灰色玻璃幕,与红山美景相呼应,非常漂亮,是乌鲁木齐市的著名旅游景点。
红山体育中心分成红山体育馆、体育超市、地下停车场和外环廊4个部分,环绕于体育馆外侧的双层环廊的设计非常迷人,站在第一层环廊上,透过落地玻璃,你可以观看到综合馆内的球赛,还可欣赏外面的红山、高楼。第二层外环廊伸向顶部,使观众处于一种开放型的环境中。红山体育馆是中心,圆形屋顶独特万分,4500个座位由低到高、由近及远呈阶梯状排列。它与红山体育场两部分珠联璧成,4万多平方米的面积中,红山体育馆占去了1.5万平方米,站在红山顶向下俯视,红山体育馆好像一只从天而降的"飞碟",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
1. 新疆队的主场设立在红山体育馆,该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。
2. 红山体育馆不仅是新疆广汇飞虎篮球俱乐部的主场,也是新疆队迎接CBA联赛挑战的地方。
3. 作为新疆篮球的圣地,红山体育馆不仅见证了球队的发展,也承载着丰富的体育文化和历史。
4. 在比赛日,红山体育馆化作篮球的海洋,球迷们的热情和呐喊声为新疆队提供了无形的动力。
5. 红山体育馆还肩负着促进体育和文化交流的使命,经常举办各种体育和文化活动,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增添色彩。
6. 红山体育馆不仅是新疆队的主场,更是新疆体育进步和活力的标志,对推动当地体育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属于: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
水磨沟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,东与乌鲁木齐县搭界,西以河滩北路为界与沙依巴克区和新市区毗邻,南以小红桥连接天山区,北至碱沟和卡子湾。全区总面积91.56平方千米,总人口163945人(2003年)。有汉、维吾尔、回、哈萨克、锡伯等民族。
邮编:830017代码:650105区号:0991拼音:ShuimogouQu。本区地处乌鲁木齐河东地带,属低山丘陵区,地势南高北低。属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,温差大,寒暑变化剧烈,降水量少,冬季时间长,春秋多大风。
水磨沟区辖7个街道、1个乡,5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;水磨沟街道、六道湾街道、苇湖梁街道、八道湾街道、新民路街道、南湖南路街道、南湖北路街道、七道湾乡。区人民政府驻温泉路68号。
水磨沟区于1956年5月建政,是乌鲁木齐最早的工矿区。建政40多年来,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水区历届区委、区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坚持党的改革开放政策,以发展区域经济,造福水区人民为目标,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政组织、驻区单位和全区各族人民开拓创新、求真务实,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,已成为乌鲁木齐重要的中心区、工业区、商贸区和旅游区。
水磨沟区地处乌鲁木齐河东地带,属低山丘陵区,地势南高北低。属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,温差大,寒暑变化剧烈,降水量少,冬季时间长,春秋多大风。
旅游资源
水磨沟区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。总面积为91平方公里,2002年人口为15万。磨沟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北郊5公里处,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。两岸古木婆娑,泉流喷涌。古庙、亭台点缀其间。早在清代,这里已辟为游览胜地。每逢盛夏游人如织,如今,经整修扩建,已形成近郊一座公园。沟里有著名温泉,常年水温28-30度,含钾、钠、镁、硝酸钾、氡、锌等多种元素。对关节炎、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,还可作为矿泉水饮用。
水磨沟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,区域面积121.7平方公里,辖8个街道办事处,总人口25.5万人。区域内现有机关事业单位900余家,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、体育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南湖市民广场以及乌鲁木齐的象征——红山均坐落在水磨沟区,是一座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,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映成辉的新兴城区,是乌鲁木齐市的政治、文化、信息中心。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.42亿元,地方财政收入3.05亿元。
近几年来,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,提出了建设“中心商务区、休闲旅游区、都市工业区、生态宜居区”的目标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,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。加强了对核心景区的保护,开展大规模的荒山绿化和造林运动,扩大风景区面积。积极招商引资做活景区,深挖历史古迹丰富景区文化内涵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,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旅游景区景点初具规模,旅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。旅游市场管理服务日益规范。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大旅游要素基本具备。以榆树沟为代表的“农家乐”乡村游发展迅猛,冬季旅游发展势头强劲。今年初,召开了旅游经济工作会议,出台了《水磨沟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》,设立了2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,重奖了旅游业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,掀起了旅游开发建设的新高潮。辖区内现有2家国家“AAAA”级旅游景区——水磨沟景区和红山公园,旅行社6家,星级宾馆5家,2家SSS级、1家SS级、1家S级滑雪场。由水塔山、虹桥山、清泉山、温泉山、雪莲山、水磨河构筑而成的水磨沟风景区是水磨沟区属旅游风景区,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,是乌鲁木齐新十景,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,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2002年对水磨沟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,提出了10个功能分区。2005年利用2000万元国债资金对水磨河道进行了改造,提升了水磨沟风景区的档次。景区内有萧曹亭、仿古水磨、接官亭、八仙磨碑等古迹;“一炮成功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;翰文岭、“今世缘”、“箭亭秀色”、“水磨欢歌”、“辉映青史”、“清泉汇流”、“香妃出浴”等文化景点;新疆雪莲山高尔夫球俱乐部、宏大集团维斯特欢乐城、广汇丰泽园别墅酒店、龙骧马术俱乐部、香格岭·凤凰城滑雪俱乐部等运动休闲场所和50余家农家乐。全区已有旅游企业12家,新疆雪莲山高尔夫球俱乐部、宏大集团维斯特欢乐城是全市规模较大、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。2006年水磨沟区旅游人数达100万人,旅游收入实现亿元,从业人员9000余人,旅游业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。
行政区划
水磨沟区辖7个街道、1个乡;水磨沟街道、六道湾街道、苇湖梁街道、八道湾街道、新民路街道、南湖南路街道、南湖北路街道、七道湾乡。区人民政府驻温泉路68号。
新民路街道代码:650105005辖13个社区:新民西路社区、红塔山社区、金海岸社区、新希望社区、爱心社区、红山路社区、新城区社区、宋惠社区、银河社区、成功社区、新民社区、新大地社区、南大湖社区。
水磨沟街道代码:650105001辖10个社区:花苑社区、团结路社区、新纺社区、温泉西路社区、清泉社区、北山社区、温泉东路社区、沿河路社区、风景社区、南山社区。
六道湾街道代码:650105002辖10个社区:五星路社区、西虹东路社区、南湖花苑社区、克拉玛依东路社区、斜井西社区、美丰社区、新跃社区、德裕社区、又拥社区、北山坡社区。
苇湖梁街道代码:650105003辖12个社区:发源社区、田园社区、新光社区、融合社区、新兴社区、昌盛祥社区、安居乐社区、芙蓉社区、运城社区、斜井东社区、立井南社区、立井北社区。
八道湾街道代码:650105004辖3个社区:一_三社区、绿洲社区、新建社区。
南湖南路街道代码:650105006辖9个社区:克东路北社区、旭东东社区、旭东西社区、安居社区、广汇社区、林科院社区、华凌社区、劳动街社区、友谊社区。
南湖北路街道代码:650105007辖7个社区:河滩社区、友好花园社区、宏怡花园社区、新跃社区、王家梁社区、八家户社区、苏州路社区。
七道湾街道代码:650105200辖3个行政村:七道湾村、八道湾村、水磨沟村。
历史沿革
二百多年前,人们就利用沟中水流开设了水磨,因而得名水磨沟。
该区原属迪化县,1944年后,划归迪化市管辖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成立迪化市人民政府后,水磨沟属市辖七个区中的第五区。1956年经自治区人委批准,水磨沟属工矿区。1961年,水磨沟工矿区和八道湾镇合并成立水磨沟区,1969年4月改名水磨沟区革命委员会。1980年成立水磨沟区人民政府。
2000年,水磨沟区辖6个街道:水磨沟街道、南湖街道、六道湾街道、新民路街道、苇湖梁街道、八道湾街道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:全区总人口180654人,其中:水磨沟街道35629人、六道湾街道38612人、苇湖梁街道19491人、八道湾街道5226人、新民路街道58284人、南湖街道23412人。
2003年底,水磨沟区辖7个街道、1个乡,59个居委会、8个村委会;水磨沟街道、六道湾街道、八道湾街道、苇湖梁街道、新民路街道、南湖南路街道、南湖北路街道、七道湾乡。
2004年底,水磨沟区辖7个街道、1个乡,64个居委会、3个村委会;水磨沟街道、六道湾街道、八道湾街道、苇湖梁街道、新民路街道、南湖南路街道、南湖北路街道、七道湾乡。
2007年10月,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将原东山区芦草沟乡的葛家沟村、石仁子沟村和涝坝沟村整建制划归水磨沟区管辖;水磨沟区面积增加了186平方千米。同时将3个村与原有“水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”进行整合,成立“水磨沟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”,辖区面积含移交的3个村、水磨沟村、风景区,共246平方千米。
2018年8月16日,水磨沟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。
上一篇: 中共重庆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部简报